一、总体概况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中西医结合学科始建于1958年的中医科,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批准设立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至今中西医结合学科一直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09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2015年顺利通过建设验收。
中西医结合学科依托“一带一路”中医药标准转化与培训合作基地、中医药标准转化与培训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立足甘肃,以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甘肃道地药材的开发应用为中心,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西北地区区域重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以培养甘肃省及西部留得住、用的上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为目标,服务甘肃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西医结合学科主要研究方向:(1)肿瘤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以消化系、心脑血管系肿瘤等甘肃省高发肿瘤的中医药辅助治疗为目标,开展中医药研究;(2)循证中医药研究与评价:依托“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分中心”及“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甘肃省实践中心”等研究平台,针对甘肃省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围绕循证中医药高质量临床证据研究、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模式、如何提高西部地区高发肿瘤疗效等核心问题,开展系列研究;(3)常见病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学科立足于甘肃省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期逐步建立其科学防治路径;(4)甘肃道地药材研究:①甘肃道地药材保种稳效研究;②道地药材红芪、当归等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③甘肃中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2021年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4人,毕业学生7人,现有在校生研究生11人。专任教师15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师生比为1:1。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西医结合学科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多举措发掘思政工作潜力,着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以思政为导向,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贯彻落实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活动。每位教师联系一个学生宿舍,定期开展走访、谈心活动,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情感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聚焦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讨论,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加强和完善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坚持“门门有思政,堂堂有声音”的课程思政建设计划,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科“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组,以学科主干课程《中医学》为依托,从课程思政的案例库建设、配套教辅材料建设、教研论文、教改项目、在线课程制作等方面入手,做到规定内容不缺失、自选内容有特色,确保“课程思政”贯穿每一门课和每一堂课,将立德树人深度融入课堂教学。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制度,确保教学管理的正常进行。守正创新,云端讲学,在课程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的思想性、启发性和先进性,在课程中使用辩论式教学法、古典文学案例教学法、古典医案与现代著名医家医案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临诊病例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传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的“慕课”,扩容学习资料,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学习,推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二)导师选拔培训上岗考核情况及师德师风情况。加强师资队伍培训,2021年组织导师参加多次培训,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了导师的日常工作,在年度考核、晋升职称等过程中考核师德师风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结合教育部“万人计划”项目,学科研究生与澳门地区师生共同参与“陇原历史与医药文化考察的牵手行活动”,让两地师生进一步深入学习道地药材的种植、采收和加工等的全产业链知识,了解药浴疗法、火灸疗法和金针疗法等独具特色的藏医疗法,推动澳门地区与内地中医药教育的深入交流,以期促进教学和科研合作。利用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国际学术周”邀请香港科技大学余坚文教授为学科研究生全英文云端授课,讲授香港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四)学生奖助情况:202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2019级硕士研究生王世馨),2021年校级优秀研究生标兵1人(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洁韵)。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修订2021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学科培养目标,培养中西医结合研究型高级人才,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理论、科研方法和实验技能,熟悉学科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专业文献。强化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预答辩等的考核质量。
(二)科学研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结合。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表与新冠肺炎防控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承担新冠肺炎防控应急科研项目1项,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提升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研能力。
(三)多学科融合,扩展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学科师生深入药用植物园、药材基地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及藏医院、藏医博物馆,通过中药学和藏医药学实践教学,传承中药道地药材知识和藏医药等优秀的陇原医药文化。
五、教学质量评估与分析
学科部分研究生课程对学科交叉研究支撑有限,与学科研究方向的结合度和相关性不够紧密。
与学科相关的课程数量较少,全英文课程数量少。
六、改进措施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增加专业课程数量,按照学校要求进一步进行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提升、加强教学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科队伍成员的临床意识和理念,从临床问题到基础研究,研究结果再回归临床验证和应用,提升科学研究中的转化医学思维。
(三)组织学科师资参与、参加医学学会的学术年会,学习、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鼓励老师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融于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